文章详情
尼泊尔铜佛像的四种工艺:沙范、失蜡、锻打、錾刻
发表时间:2019-10-09 14:15:25
作 者:ruby
来源:尼泊尔佛像网
关注:0
迦雅·鎏金彩绘文殊菩萨
藏传佛教形成于公元10世纪 ,而金铜佛像自尼泊尔传入我国西藏后在宗教活动中也一直存在。持续至今一千多年的藏传佛教历史,难以计数的佛像被制作出来,作为信仰的载体被供奉于寺院和家庭的佛龛之上。在铜佛像的制作上便产生了对工艺的研究和分类,尼泊尔佛像的工艺主要是失蜡法,而大型佛像则采用沙范工艺。不同的制作工艺必然呈现不同的精细成度。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说铜造像的两种工艺——沙范工艺和失蜡法。
一、沙范工艺
沙范法工艺,这种方法在藏区非常常见。是以天然的沙子作为制作材料,沙子中掺有一定比例的粘土以使沙粒粘结在一起 。将沙子放入沙箱中夯实形成沙范 ,沙范是由尺寸相同的两部分组成(在西藏用一对尺寸相同的铁皮环做沙箱)。将铸件的模置于两块沙范接触面中模压出铸件的形状 ,并在两块沙范的接触面上撒上粉末颗粒(如草木灰等),防止两块沙范粘接。将两块沙范分开 ,取出铸件的模 ,沙范再闭合形成空腔铸范 ,将金属液浇入。凝固后去除沙范 ,即得到铸件。
沙范工艺一般用来铸造较大型的佛像,在一些寺庙的大型佛像建筑中,沙范工艺会较为适合。
二、失蜡法
失蜡法是古代金属铸造工艺之一, 其原理是用蜡料制成与铸件相同的模 ,外敷造型材料, 成为整体铸型 ,干燥后加热将蜡化掉,形成整体无缝范面的空腔铸模 ,将金属液浇入。凝固后脱除外范(壳型),即得铸件。此法在现代金属工艺中称为熔模精密铸造,在古代多用于铸造形制复杂、具有立体透雕效果的铸件。
在尼泊尔的传统失蜡法工艺中,由于受到空间限制一般所铸造的佛像尺寸都较小,用失蜡法铸造的佛像尺寸在40公分以上的都需要分部件制作,比如底座和佛身分开;再大一些或者更复杂的佛像则要分更多的部件完成。迦雅2018年制作的一尊高达2米的大威德金刚造像便是由尼泊尔工艺师纯手工制作的,其背光、底座、身体组件分为了好几个部分,运输时也必须分箱装运,待到目的地后再组装,可谓相当精细复杂。
佛像制作工艺中锻打工艺和錾刻工艺,但因失蜡法中均包含这两种工艺技术,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种工艺归为失蜡法的一部分。
1、锻打工艺
锻打工艺也叫锤打工艺。主要是通过金属板进行锻制而成,再进行有效的拼接。在生产佛像时,必须要先设计好图纸,并且把部件绘制到铜板上,制作佛像的顺序必须是由上至下,通常对制作工艺比较有经验的师傅都会在金属板上面标明尺寸的大小以及要制作的形状特征,如果佛像的体积较大时,则应当先在图纸上画好,再按照尺寸粘在相应的模板上面,以确保佛像大小的准确度。
失蜡法造像的锻打和錾刻细节
在进行制作过程中,有经验的工匠一般是右手持锤子,左手拿金属板,右手握锤子,击打时呈直线,控制好力度,只有专业的操作过程才会生产出优质的铜佛像。佛像成形时,其分子结构都会变得更为坚实,一旦在持续的受力下,金属表面则会发生裂缝的现象,而这种裂缝是很难再完善的,会改变设计图纸的应有效果,所以在制作工艺时应非常小心。
2、錾刻工艺
錾刻工艺是对铜佛像表面的一种处理,也是对锻打的一种精加工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铜佛像的表面会出现纹饰,使之更为形象生动,而这种艺术的加工形式就是錾刻工艺,这也是制作铜佛像的一个重要环节。
錾刻工艺可以说是目前尼泊尔佛像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形式,尼泊尔人的錾刻手法精致独到,所錾刻纹饰细腻传神,栩栩如生。成为了尼泊尔佛像中最为出彩的工艺呈现之一。我们判断一尊佛像的优劣,錾刻也是必须作为参考依据的。它是工艺师智慧与审美的结晶,也是他们耐力与技术的体现。
尼泊尔佛像细腻的錾刻手法
相关推荐
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