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尼泊尔帕坦的街头佛教雕塑艺术
发表时间:2019-10-09 14:47:26
作 者:Ruby
来源:尼泊尔佛像网
关注:932
尼泊尔帕坦,有着悠久的佛教历史,大约从400年前,帕坦就是一座独立的城市了,只因为佛像铸造艺术的兴盛,成为了纽瓦尔艺术家们的聚集地,时过境迁,尼泊尔王室已不再,帕坦也成为加德满都的一部分,但如果你问一个尼泊尔人,哪里可以找到优秀的佛像手工艺术家,他一定会让你去帕坦。虔诚的佛教信仰已融入他们的血液,几百年来,他们用手工记录着佛陀的故事,帕坦的街边,一堵泥墙,一个石块都有这些艺术家的印记,在一刀一錾之间,记录佛教的传承。今日Ruby带大家前往帕坦的街头,浏览帕坦街头的佛教雕塑艺术。
在张图片拍摄于帕坦的一个社区台阶上,小小一块台阶讲述了佛陀步步生莲的故事。佛经中记载,摩耶夫人怀孕已满十月之时,率众宫女漫游蓝毗尼花园。那时正是四月好时节,风和日丽,万物生机勃勃。一日,摩耶夫人在一棵无忧树下休息,她见树枝繁茂,轻柔低垂,树上果实累累,便举手摘取花果,于是,王子便降生了。王子出生便会走路,他身上散发着光明,举目行走起步,步步升起莲花。王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张图片拍摄于帕坦黄金庙的外墙上。佛陀,一半在阳光下,一半在阴影里。正是万物皆有两面性,阴阳间总有平衡点。匆匆流逝的岁月在墙上留下斑驳的痕迹,然而佛祖的光辉依旧可现,安坐在这作塌之上,沉静 慈悲。
拍摄于帕坦街边的站立佛祖像。《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尼波罗国”,此地出赤铜,工巧突出,故知尼泊尔佛像出现的很早。早期的尼泊尔佛像大约的7世纪,相当于我们的唐朝,那时候佛像主要以站立的释迦佛和站立的观音、度母像为主。这尊街边站立的佛祖像,身着通肩式大衣,身姿成三弯式,右手施予愿印,左手施无畏印,表情含蓄沉静,站立在束腰型莲花座上。佛祖的背光佛龛也很有趣,是尼泊尔传统的摩羯与饕餮的结合,两种动物都是韧性和力量的象征。
金翅鸟,佛教中的神鸟鸟王,是一切蛇与龙众的宿敌。在尼泊尔街角的转弯处经常出现。照片中的金翅鸟身材短小,面容却极其俊秀,双臂后展双腿半蹲,呈起飞姿势,胸部布满羽毛,飘带向后飞扬。实物其实大约只有10公分左右,但金翅鸟的表情神态,姿势细节都一览无余,令人赞叹。
上一篇:话说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
下一篇:药师佛心咒是什么?
相关推荐
【科普】琉璃王真把释迦族赶尽杀绝了吗?
【科普】藏传佛教中大威德金刚有什么来历?
【科普】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
【科普】尼泊尔金铜佛像的收藏价值如何?
【科普】一分钟教您学会分辩藏传佛教造像
【科普】尼泊尔佛像对元朝宫廷造像的影响
【科普】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
【科普】大威德金刚的十五个特点
【科普】藏传佛教中的莲花手观音
【科普】密宗佛教中的天葬和人皮唐卡的渊源
【科普】尼泊尔帕坦的街头佛教雕塑艺术
【科普】话说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
【科普】佛教法器有哪些?分别都有什么意义?
【科普】关于释迦族人以及释迦族佛像的典故
【科普】显宗佛像和密宗佛像有什么不同?
【科普】铜佛像的三种铜质:红铜,青铜,黄铜
【科普】药师佛心咒是什么?
【科普】佛像底部的金刚杵图案有什么意义?
【科普】琉璃王真把释迦族赶尽杀绝了吗?
【科普】藏传佛教中大威德金刚有什么来历?
【科普】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
【科普】尼泊尔金铜佛像的收藏价值如何?
【科普】一分钟教您学会分辩藏传佛教造像
【科普】尼泊尔佛像对元朝宫廷造像的影响
【科普】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
【科普】大威德金刚的十五个特点
【科普】藏传佛教中的莲花手观音
【科普】密宗佛教中的天葬和人皮唐卡的渊源
【科普】尼泊尔帕坦的街头佛教雕塑艺术
【科普】话说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
【科普】佛教法器有哪些?分别都有什么意义?
【科普】关于释迦族人以及释迦族佛像的典故
【科普】显宗佛像和密宗佛像有什么不同?
【科普】铜佛像的三种铜质:红铜,青铜,黄铜
【科普】药师佛心咒是什么?
【科普】佛像底部的金刚杵图案有什么意义?
更多作品